2020北京车展期间展出的新能源汽车,内部强大的娱乐系统吸引了不少目光。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就在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我国未来十五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利好频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正由初级阶段迈向中高级发展阶段。
在我们慨叹未来已来之时,汽车行业用一辆辆不断刷新消费者认知的炫酷车型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汽车定义不断进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创新的向新时代,时代如此,汽车行业亦如此。
变革开启,车企拥抱新能源
汽车业已开始全面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在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造车企业冲击之下,发展已逾130年的汽车产业,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始于行业洗牌,凡是仍停留在燃油车时代抱残守缺的车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车企开始大象转身,以坚决的信心转型电动化。比如,11月3日大众中国携两个合资伙伴南北大众一起,发布了两款诞生于MEB纯电平台的ID.4孪生车型。
不仅大众,宝马集团在今年7月份成立独立的电动汽车平台部门,由宝马董事长齐普策直接领导,以便为2025-2030年以及更远的发展做准备。另一家汽车豪门奔驰在2019年发布的“2039愿景”则是至2030年,电动车型将占据奔驰新车销量一半以上的份额。
事实上,各国车企都在努力向新而行、拥抱新能源汽车,美国车企通用和福特,欧洲的FCA&PSA集团、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以及亚洲车企的日本丰田、本田、韩国现代,无不把全面转型新能源作为各自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不二法门。
我国自主品牌早于合资车企多年就开启了研发新能源汽车之路。比亚迪、吉利、长安、东风、北汽、上汽、广汽等,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销量在世界范围位居前列,甚至有换道超车的希望。
向新而行需新技术、新产品、新消费
经过10余年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我国纯电动驱动战略取向已在实践中被市场证明符合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律和国情。如今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也全面转型电动化。
我国市场规模世界最大,巨大的内需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到2025年,预计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也要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对于车企及相关产业链企业,要想在未来的转型之路中站稳脚跟向新而行,坚持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方向,坚持提升技术性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抓准市场新消费的趋势,是快速响应市场、找准行业未来发展脉络的关键。
尽管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路径尚未完全清晰,各自技术方式均有发展前景。但整体汽车行业需向新而行,摆脱传统燃油机时代窠臼的发展之路无疑非常明晰。
向新而行、拥抱未来——是全体汽车行业从业者的使命和必然。
新京报汽车评论员 陈小兵